新浪网 区块链2022
这两天的一则信息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去年的3月份,加密货币企业家Sina Estavi以29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推特创始人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在2006年发布的第一条推文制成的NFT。
当Sina Estavi今年期待着这个NFT在拍卖平台上卖出超过4800万美元以上的价格时,最终的报价还不到290美元。一年缩水万倍,巨大的冲击给国外的NFT玩家带来冲击,那么对于国内的数字藏品市场,又有怎样的启示呢?
一、“天价推特”缩水万倍有迹可循
其实1年时间,这件“天价推特”NFT缩水万倍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毕竟现在的战争、加息等不确定因素,让富人收紧自己的口袋,他们在投资上更加理性,更愿意把自己的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等到更好的投资机会,而不是再像过去那样出手阔绰。
其次,对于这样一条推特,在大家的共识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值钱,比如某某名人在某某时间、某某地点发布的第一条推特,这样的情景下会有很多类似推特出现,并不稀奇。
基于上述的这2大原因,这件“天价推特”缩水万倍也就可以理解了。
二、对国内数字藏品的启示
国内的数字藏品在今年十分火爆,虽然和海外NFT存在诸多不同,但是“天价推特”缩水万倍的事件,依然是有很多启示可以给到国内的数字藏品借鉴的。
1、IP和概念很重要
目前来看,海外NFT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是无聊猿(BAYC),而无聊猿之所以成功,是其IP化之后,为后期的运营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比如二次创作和商业赋能。
2、社区和名人效应
毫无疑问,买数字藏品和买房子、买车子相似,也有藏友会,会像车友会、业主会一样,有自己的共识。并且在相关的社区中,也会有很多实实在在的活动,或者是一些商业化的附加价值产生。而当数字藏品得到某些名人加持时,自然也会让某一件数字藏品的价值得到抬升。
三、创新才是硬道理
无论是此前相关部门对于数字藏品的倡议、相关平台对于行业的自律性约束,都是大家希望数字藏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表现。国内的数字藏品发展至今,很需要做到创新。
1、数字藏品成为好的宣传工具
我们可以看到,数字藏品也带火了一些景区、博物馆,在国内不少文物都陈列在博物馆里,并没有太多机会被大家了解到,如今有了数字藏品,基于文物二次创新之后,有机会帮助文物、博物馆更好地宣传;
2、数字藏品可以成为身份标识
一些景区可以利用数字藏品的特性,将门票制作成为数字藏品,这样就可以成为游客们身份的标识。同样的,一些消费场所,一些大品牌,也可以铸造自己的相关数字藏品,发放给自己的顾客或者会员,作为身份标识。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创新idea,可以被同行业中的大家所讨论,有了创新,数字藏品才能“活”起来!
所以,重视数字藏品IP打造、重视社区搭建与运营、重视二次创作、重视创新,国内的数字藏品才不会仅仅停留于炒作和泡沫,而是真正发挥出它的更大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钱大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文章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