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机器人投顾 正文

谁在窥视我们的身份?被滥用的人脸识别

来源: 机器人之心 2021-04-09 10:21:18.0

“人脸解锁”“扫脸支付”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借助一个小小的摄像头就能让我们的脸成为一张特殊的身份证明,给我们带来便利。但是你是否想过,如果我们的面部信息被其他人窥视、收集,我们的生活会不会遭受到影响。

作者:小王  来源:化工仪器网

“人脸解锁”“扫脸支付”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借助一个小小的摄像头就能让我们的脸成为一张特殊的身份证明,给我们带来便利。但是你是否想过,如果我们的面部信息被其他人窥视、收集,我们的生活会不会遭受到影响。

在过去的三·一五晚会上,首先曝光的就是人脸识别乱象。晚会直接揭露了一系类非法收集、违法使用用户人脸数据的企业,其中更是涉及到不少知名企业,包括科勒卫浴、宝马等。

而这些违规企业普遍都用到一个设备——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据了解,这种摄像头可以对检测范围内的人进行实时拍摄,并借助系统对拍摄人的性别、年龄、心情进行推测,同时还会生成一串数字ID,当摄像头再次捕捉到这个人的时候便会在短时间内与存储在云端的人脸记录进行匹配,并快速定位到这串ID上。

而通过这些人脸信息以及分析出来的人物特点,企业可以快速判断顾客的消费水平、购买意向然后更好地进行产品推销,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甚至可以向其他企业出售这些面部信息,达到与其他企业的双赢。科技的力量真是伟大啊!不过,这些行为都是不合乎规范的。

首先,根据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提到的,面部识别特征属于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且属于个人敏感信息。而当需要收集个人信息时,应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等规则,并且需要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才能使用。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中也同样提到了这一点,并且明确了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守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来源: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显然曝光的这些企业既没有经过用户的许可,也没有遵守正当、必要、不过度使用的原则。而除了这些企业之外,提供相关产品的企业也被曝光出来,而根据报道中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该企业的人脸识别平台所拥有的人脸数据量已经上亿。

相信对于消费者来说,三一五晚会上看到这项报道,多少都会开始怀疑人脸识别技术的必要性。事实上,就人脸识别摄像头本身,背后设计的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互联网计算公式以及成熟的影像传感器技术,但对于我们来说,这项技术成果其实已经非常普及,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手中的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也能作为人脸识别摄像头使用。而对于技术本身来说,这项技术的出现其实是细化了我们的个人信息,例如我们现在去办理身份证,接受银行服务时,都需要人脸识别的辅助来让我们更安全。

因此技术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而技术本身的价值其实也是由它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帮助来决定的。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我们的个人信息被窥视,归根结底还是被利欲熏心的商家在滥用科研成果。而想要制止这种现象,除了要进一步规范市场,还需要严惩这些滥用技术的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钱大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关键字: 人脸识别 安全 隐私
分享到:
  • 在不把微商整顿一下那么你的微信产品真的很危险了 微商里面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假货 骗来骗去都是骗的身边好友 可恨又可恶 抵制微商封杀微商
    08-30 19:02

用户推荐

换一换
  • 瞎说金融

    独特视角解说、深度报道、权威观点,财经资讯直通车带给你最新最全的财经动态。

  • 大数据小王子

    关注金融大数据的行业资讯、技术发展、新闻动态,实时报道金融大数据最新前沿

  • 编程的人

    “编程的人”分享有用,有趣,有范的场景技术,也会分享职业实战培训技术课程!快来加入我们吧,一起学习,分享,互助,让技术流行起来!

  • 财经资讯

    关注互联网财经资讯动态!

  • 肖子坤

    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次年末进入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从事交易员对大资金投资调配控制。擅长应用江恩、波浪理论与技术形态指标,结合国际基本面分析市场走势,以短中线操作为主,实战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