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 正文

饿了么百亿补贴会员比非会员贴得少?大数据杀熟越来越隐蔽

来源: 财经新闻 2021-03-16 09:46:59.0

  文/鲁青  

  来源:睿财经

  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对“大数据杀熟”事件的投诉不断增加,其中上海市民对饿了么平台隐藏的“区别对待”吐槽颇多。

  近日,有媒体报道,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对“大数据杀熟”事件的投诉不断增加,其中上海市民对饿了么平台隐藏的“区别对待”吐槽颇多。

  睿财经在黑猫投诉中发现,有137条关于饿了么大数据“杀熟”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会员上,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用户7437108451的投诉。该用户称,我没买会员之前,我进去这个店铺,看到的同一件商品。只要¥14多。我本以为购买会员价格方面会更优惠一点。只是没想到,使用购买的优惠券。价格反而升到¥19多,然后我就联系客服想把会员给退了。他居然和我说退不了。

  开通饿了么会员之后变相涨价,已经成为很多饿了么会员的最烦心的事。在我们的常识中,会员价格会比非会员价格优惠,但饿了么却反其道而行,会员价格比非会员价格还贵。

  饿了么会员价格更高

  据上观新闻报告,冯女士(化名)的老公在2020年12月开通淘宝88VIP会员(可享受一年的饿了么会员服务)在点外卖时发现相同的商家和配送距离,会员与非会员的价格出现不同,会员显示“60减27,120减37,含15元津贴”,而非会员的冯女士满减活动则变成“60减30,120减40,含18元津贴”

  类似情况并非冯女士第一遇见,虽然没有开通饿了么会员,但冯女士却是饿了么的常客,午餐基本在饿了么解决,但同事偶尔使用饿了么点餐。冯女士无意之间发现同事和自己点是同样的午餐配送费却比同事贵了三块钱。随后,她将情况反映至饿了么平台,饿了么工作人员回复,配送费差异系定位不同所致,“他们说我跟同事定位了不同的门,才导致配送费存在差异。但公司前后门能差多少米?”对此,冯女士并不认同。

  由此可见,使用饿了么频率低的用户优惠力度更大,其次是非会员,会员的有优惠力度、补贴最小。

  饿了么“百亿补贴”去哪里?

  饿了么为了提高月活用户数量,推出“百亿补贴”活动,在活动进行中很多饿了么用户发现“百亿补贴”也成为饿了么大数据杀熟的手段之一。

  对此,上观新闻记者做了多组试验,发现会员和非会员补贴金额和享受补贴的店面数量完全不同。

  实验结果发现,根据非会员显示的店铺数量,分别按照销量最高、配送最快和好评优先等方式排序做了初步统计,两者所领补贴相同、非会员领得更多、会员领得更多3种情况在3种排序方式下的店铺占比,分别为24:11:4、7:8:6和8:14:1。

  大数据杀熟愈发隐蔽

  此前,中消协对大数据杀熟发布声明,提出网络经营者应当公平公正对待广大消费者,反对利用消费者个人数据画像,采取算法应用,锁定特殊消费群体,实施价格歧视、价格混淆等销售策略。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制定发布《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大数据杀熟”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差别待遇行为,其中包括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根据交易相对人的支付能力、消费偏好、使用习惯等,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或者其他交易条件。

  如针对“百亿补贴”投诉中,相关部门回复“每个用户在每个百亿补贴店铺可使用的金额随机获得,活动规则已说明,并未发现违法行为。”杀熟行为愈发隐蔽,消费者面临的是举证难、鉴定难的维权困境。

  互联网科技公司利用技术优势,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这种让“会员”“熟客”心寒的行为何时能结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钱大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 在不把微商整顿一下那么你的微信产品真的很危险了 微商里面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假货 骗来骗去都是骗的身边好友 可恨又可恶 抵制微商封杀微商
    08-30 19:02

用户推荐

换一换
  • 家财

    专治小白理财综合症,深度金融分析,浅显易懂表达,轻松玩转保险、信托、股票、外汇、期货。

  • 猫哥笔记

    猫哥笔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旅游信息,旅游咨询,旅游优质攻略,旅游中的小常识!

  • 财经报道

    以独立的价值判断、独到的报道角度,全面覆盖宏观、商业、金融、证券、理财等各个领域。

  • 钱大人

    以机器人投顾金融资讯为核心,囊括机器人投顾、大数据、科技金融、基金和创投多个垂直领域的内容,及时价值,专业权威。

  • 机智金管家

    机器人投顾智能管家,关注机器人投资资讯、新闻、技术、人物、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