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在继续挖掘人才的同时,还会孵化一些项目,进行商业化探索。”
12月19日,在天津科技大学举办的JRC泰达2018京东X机器人挑战赛赛后,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对财视传媒说,明年京东会陆续亮相部分品类的应用产品。
比赛现场,10支参赛队伍在搭建好的智能仓储和无人超市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比拼,根据赛制,机器人在6分钟内进行20种不同产品的自主识别、抓取、码放其中10种,向200万元的总奖金和50万元的冠军奖金发起冲击……
经过两轮三个小时的角逐,沈阳ACTION机器人战队获得最终的冠军,上海交大、哈工大(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等战队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由于在产业化、商用性上具备的孵化潜力,哈工大&香港中文大学代表队获得了大赛金蛋奖。如肖军所说,本届比赛在关注纯技术的比拼的同时,更注重智能机器人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商用可行性。
近年来,早前“神秘”的京东X事业部开始高调起来,连续主办机器人大赛,并频繁亮相各种世界级的智能物流场。
这是京东X事业部第二次主办机器人挑战赛,今年除了奖金翻倍,竞争也尤为激烈。上一届的参赛队伍更多以学生团队为主,本届扩大到了所有小型创业团队。
同样也是大赛评委的肖军表示,上一届比赛的成果更偏实验室原形,当时京东从参赛者中引进了50位左右的大学生实习,本届比赛通过引入创业团队,实则也是引入一种强竞争机制,强化实际场景化,目的是不仅是挖掘人才,更是孵化项目,进行商业化探索,明年京东就陆续会有部分品类的应用产品亮相。
以抓取为例,目前,抓取的视觉与触觉融合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都尚未有成熟且大量使用的案例和解决方案,包括京东、亚马逊等很多科技企业都在进行突破,此次大赛将这种场景引入,能够开启很多团队的创业道路,并进行产业化的引导。
今年进入决赛的10支队伍均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专业企业,以及美国硅谷的创业团队,他们在运动控制、避障机制、导航技术、视觉识别、机械结构、使用算法等方面具备强劲实力。
大赛评委中国机器人峰会主席刘进长评价,不少队伍提供了系统的可运行的机器人工作平台和机器人设计方案,既满足物品自动识别、跟踪、抓取、拣选等基础要求,也涵盖视觉传感、人脸识别、仓内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水平和孵化潜力。
不过这10支队伍大多来自高校,身为评委之一的硅谷机器人公司主席、全球机器人创业比赛Robot Launchpad创始人Andra Keay坦承,和美国硅谷的团队相比,他们创新方面非常独特,但稳定性逊色一些,还需要将实践与所学更好地进行结合。为此,赛事组委会为参赛队伍配备了强大的导师资源,包括崧智智能CEO丁昊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刘华平等业内专家。
稳定性是肖军最为看重的,他认为具备稳定性是机器人得以商用最重要的部分,现在的机器人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京东X事业部会做大家最需要的部分”。
底盘就是其中之一。肖军就在采访中表示,目前更多创业团队的重心放在机器人的行走场景上,反而把机器人的创新门槛拉高了,京东把底盘的应用问题解决了,创业团队就只需要研究机器人应用能力,整个机器人行业也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日前,京东数字科技推出了智能机器人通用底盘开发平台,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通用底盘无法满足机器人开发企业对底盘的实际要求,这一平台,推出的可定制的、开箱即用的机器人底盘开发平台,可以帮助机器人开发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开发出符合自己业务需求的机器人产品。
决赛现场还邀请来自海河产业基金、千山资本、活水资本、创客总部、中科创星等多家投资机构进行观战。肖军透露,赛后京东将为十强队伍提供专门的项目孵化基金,并开启就业绿色通道。不过人才培养、创业孵化、行业赋能只是京东在此次大赛的一部分角色,京东意在通过推动智能物流的深化布局和智能机器人的广泛覆盖,引领人工智能在更多物流场景下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应用。
刘进长称,人才是创业之本,三五年内,京东就能通过这种方式满足在自身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很多需求,甚至会产生外界意想不到的效果。
THE END
本文来源:腾讯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钱大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文章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