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风险投资人基本不再投互联网项目了,因为机会已经不多:这是李彦宏的观察。据这位中国最大搜索引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称,投资人手中资金的流向是“非常单纯在做技术创新的公司” 。
在可能改变未来的技术中,与其曾经在中国的竞争对手谷歌类似,李彦宏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作为百度的掌舵者,李彦宏的兴趣所在或许将影响这家搜索引擎公司的走向。
李彦宏说,人工智能是互联网的“下一幕”,将持续推动互联网的增长。在他看来,互联网的“上一幕”是基于桌面电脑的网络,而“这一幕”是移动互联网。他在2016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夏季峰会上做出了这一表态。
在桌面互联网时代,诞生了众多的互联网公司:在美国有谷歌、脸谱网、亚马逊;而在中国,有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李彦宏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4-5年的窗口期远比很多人想象得短,但诞生了美团点评、滴滴出行和今日头条这些公司。
人工智能会影响哪些行业?李彦宏的看法是:“它会影响很多行业,但影响最大的是制造业”。当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制造业会彻底被物联网改变。按李彦宏的设想,未来所有商品都能联网,将数据传回云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将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同样,汽车工业也将被人工智能“彻底改变”,李彦宏表示,尽管安全问题的解决路径在传统汽车厂商与创新厂家间有所不同,然而“我们基本上还比较自信,自动驾驶时代有一天会到来。”
传统汽车厂商看重“极端情况下须得人工干预”的高度自动驾驶技术路径;而创新厂家愿意选择更加颠覆性的技术路线,如让行人佩戴小型金属片,以方便自动驾驶汽车探测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李彦宏称,娱乐业及健康产业同样也会被人工智能所改变。在李彦宏的设想中:对于前者,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很可能会成为主流的内容形式”,语音识别能够合成明星语音;对于后者,通过分析基因,患者的疾病将得到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
“我的想象力是有限的”,李彦宏向与会的企业家发出呼吁,“如果在座的各位,对你们所在的行业足够了解,同时又了解一点人工智能技术的话,我相信你们能够想出来比我更多的创新空间。”
无线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催生新的创新型公司的可能性非常小
“上一时代是PC互联网时代,产生了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比如谷歌、Facebook、百度、新浪等。最近几年则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也诞生了很多公司,比如中国的滴滴、今日头条等。”李彦宏说,“无线互联网的时间非常短,只有短短四五年,未来靠无线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催生新的创新型公司的可能性非常小。据我在硅谷的观察,很多投资人已不再投资互联网公司,互联网领域的机会已经不多,转而会单纯地去投一些纯技术创新型的公司,比如量子计算。”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发布的《互联网概念退潮在即》报告,2009-2014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5年,也是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的5年,互联网公司增速之快有其特殊性,比如国家政策的引导,而现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已达高位,且未来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下,他们预计互联网消费的增速也会下滑。
而且,受制于行业的盈利模式和收入增速,该行业未来所能创造价值高点的可能性也下降。李彦宏表示,就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而言,未来催生新的创新型公司的可能性非常小。
智能手机基本已经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增长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就在今年年初,移动互联网依然是时下最为火爆的话题之一,关于利用互联网赚钱致富的案例比比皆是。不过,就在今天举行的亚布力夏季峰会上,李彦宏表示,“移动互联网的增长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想当年,在百度创立之初,中国的网民数量还不足千万,如今这个规模已达7亿。“
此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移动应用在过去的几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无论是应用的数量还是覆盖领域都达到指数级。从 “易观千帆”的监测数据来看,覆盖领域从2014年40多个增长到270多个,应用数量也从2014年7月的1700多个增长到目前30000多个。
这些资料表明,移动互联网在国内覆盖的人群超过50%,未来想要依靠用户量的增长来创造市场增量,甚至通过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创造价值的可能性基本很低。在李彦宏看来,这种量级的增长趋势在未来基本不会有。
换而言之,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基本已过,未来行业的增长潜力非常有限。
人工智能会影响很多行业,但对中国来说受影响最大的是制造业
关于未来什么领域还会产生大型的创新型公司,李彦宏在演讲中提到是人工智能,而且表示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就是人工智能的时代。
今天有很多人开始关注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专家对人工智能鼓吹的也很多,比如有人提出在关注人工智能给我们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控制人类等风险。但李彦宏表示,作为企业家,一方面要考虑人工智能今天能做什么,未来能做什么;另一方面则是人工智能未来会影响哪些行业。
在其看来,人工智能会影响很多行业,但对中国来说,受影响最大的则是制造业,这与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的背景相一致。五六年之前,物联网这个词非常火,但直到今天,物联网依然没有火起来,也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物联网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李彦宏认为,从本质而言,制造业属于物联网产业,未来所有的商品都要能够联网,都要能够把数据回传到源端,都要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及执行,以给消费者和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他举例亚马逊推出的echo音箱,虽然属于制造业的产物,但搭载了语音识别等技术之后,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不一样体验,它可以跟你对话,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可以给你唱歌,可以给你读书等,它解放了你的手,不需要你手打字,输密码等等。未来,很多硬件都会应用传感器等物联网芯片和人工智能技术,制造业将会被大大地改变。
可见,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改变潜力巨大,在李彦宏看来,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需要时刻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时利用最新的技术来升级产品和行业。
汽车工业也是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改造的行业,然而安全问题依然是瓶颈
无人驾驶已经由概念变为现实,但要解决该项技术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安全问题、识别问题等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李彦宏提到,在传统汽车制造行业看来,完全的无人驾驶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很多年以后才可能成为现实,所以需要走一条渐进式的道路,而且特斯拉等主流的汽车制造商都在走这条路,即高度自动驾驶。不过在他看来,所谓的高自动驾驶其实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自动驾驶,它只是能解决很多常见场景下的自动驾驶,遇到极端情况还需要人为干预。
尤其是安全问题,特斯拉最近所遭遇的一系列事故都跟“安全”有关。当人对自动驾驶形成习惯时,自然而然就会放松警惕,当遇到极端情况时,人的反应是来不及对当时生的危险状况形成控制的,而且,这个问题无人车也有。
安全问题也是无人车最重要的问题,怎么样在百分之百的情况下通过机器来处理,机器下棋可以赢得世界冠军,但机器开车恐怕连普通的司机都比不过,因为要处理的东西非常复杂,最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问题,更进一步将就是计算机视觉问题,人能看出来的障碍,机器能不能识别是关键,比如雨天能见度变差,人可以辨别出来,但机器却很难辨别出来,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全自动驾驶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在技术上而言非常困难。
李彦宏表示曾经讨论过,政府如何帮助让全自动驾驶的时代来临,其中有一个设想就是让每一个活人都带上一个小小的金属片,被动地被自动驾驶的汽车所探查到,这样就可以避开行人,至少可以不出交通事故,不会死人,而且全自动驾驶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两条道路都不能规避,汽车工业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在中国可能就是十万亿大产业,我们很难讲哪一条路最后会成功,但我们基本上还比较自信,自动驾驶的时代有一天会到来。"在李彦宏看来。
不过,如何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对企业来说,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文章评论
0条